当前日期:

学术科研

下力气加大育种创新 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5-06  来源:     点击数:

5月1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院士率队赴邛崃及崇州考察四川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基地,现场调研不同播期的田间表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旺盛等一同考察调研。

四川农业大学邛崃小麦科研基地建于1996年,占地116亩,已培育了小麦新品种24个,大麦新品种2个,在培育小麦新品种工作中,成为我国同时期内,在数量和质量上最有成就的育种单位之一,为粮食作物育种作出了巨大贡献。基地所取得的部分成果获202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来到邛崃小麦科研基地,孙其信一行深入田间地头、早播小麦育种实验室,实地调研早播小麦长势等相关情况,与基地科研人员深入交流,询问了解早播小麦育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

展的基石,四川农业大学曾在上世纪末的国内小麦育种工作中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当前早播小麦的育种思路业同样具有独特性,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表现之一。实践表明该品种和配套的栽培措施每亩可提升小麦产量150-200斤,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将为西南片区小麦的增收提供潜在抓手,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行动方案扩充实践路径。希望基地方在进一步完善稻麦高产周年制度设计以及阐明早播带来增产的分子机理的基础上,为四川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工作添砖加瓦,为保障粮食安全战略实施作出应有贡献。

参观完邛崃小麦科研基地后,孙其信一行还前往崇州基地现场考察调研。大家一边参观考察,一边相互交流,在看到现场基地高质量发展情况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惊喜表示,目前的“寒露麦”可提早至前茬水稻收割时播种,这种边收边播的技术改良可以有效的配合机械化运作。希望在下一步的育种工作中,应当注重不同地区的生态气候特征,有针对性的选育适配当地气候的早播品种。而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旺盛也有相应感受,他表示,目前四川农业大学的早播小麦选育工作初具系列化成效,早播小麦增产能力经得起实践检验,同时在配套技术上作出了有益改良。期望进一步在配齐研究团队、深入基础研究和适宜种植区域上深耕,使小麦早播稻麦两熟方案具备更强示范和带动效应。

据悉,此次考察调研中,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种子站、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绵阳市农业华体会体育院、内江市农业科学院、达州市农业农村局、随县农业农村局、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的相关专家和领导陪同。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第二教学实验楼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体会体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