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学院新闻

(四川农村日报)强样板重示范 遂宁施粮策护粮安

时间:2023-05-28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     点击数:

风吹麦浪,满目皆景。5月中旬,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大型主题报道“天府粮仓与我们的担当· 一线调查”第二站走进遂宁田间地头。车行浅丘,一片片高标准农田中机器轰鸣作响,正在有序抢收刚刚成熟的小麦;另一边,刚刚翻耕平整的水稻种植基地里,插秧机开过之处,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均匀地插种在田中,为稻田披上绿色的新装。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遂宁正着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样板区。希望的田野上,抢种抢收成了最繁忙喜悦的景象。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2022年,遂宁 GDP 总量为1614.47亿元,在全省名列第13位;而在当年,遂宁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19.95万亩,增速全省第3位。

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遂宁正全力以赴探索沃野有良田、作业有良机、种地有良法之道。

在哪种粮?

高标建良田,“粮田”提质增效

5月11日一早,太阳还躲在云层后面,在大英县蓬莱镇桅杆坝村,饱满的麦穗迎风摇曳,两台小麦收割机已驶入麦田,只待一声令下。

“村集体去年按高标准农田标准整改了214.77亩地,现在机器能够开到田里了。”桅杆坝村党总支书记刘建华说,原本这些农田零碎分散、坡度大,配套设施也不完整。“通过几个月的改造,实现了农田小变大、弯变直、坡变缓,目前可以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

不遗余力推动农田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能得到怎样的实际利益?

去年9月,27岁的任浩返乡成立了家庭农场,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接过这200多亩地。去年10月底种下的小麦,眼见着迎来了丰收。“得益于农田改造,预计今年小麦亩产600-700 斤,亩均比过去增效300元左右。”他说,“有了更好的农田基础设施,才让我更有信心回乡种粮。”

建好天府良田 ,才有“天府粮仓”。作为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示范市,遂宁正全面统筹实施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截至4月底,2022年在建项目已完成18.03万亩、占全年任务96.42%,力争5月底前全面完工。届时,遂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累计将达到252.4万亩,粮食亩产平均增加100公斤以上。

在具体做法上,遂宁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制定技术细则、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建立分级管护制度等方式,坚持推动高标准农田“良田粮用”。“力争在全省率先示范将‘天府良田十年攻坚行动’提前到五年完成。”遂宁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建军说。

谁来种粮?

机器忙升级,告别“单打独斗”

放下浅蓝色衬衣的长袖,抖了抖裤腿前的麦秆,安居区巧农农机专合社负责人彭巧面对记者时仍有些腼腆。作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每到农忙时,他都会在田间接待不少媒体。

“ 你们从高速路口下来,一路过来看到的,都是我们合作社种的小麦。”今年,彭巧在白马镇种植了2700亩小麦,收割机已经作业了好几天,预计收成也不错,言语间他难掩自豪和喜悦。

丘陵区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高、效益低,而如此大面积流转土地来种粮,彭巧的底气何在?

回忆起合作社成立初期,彭巧感慨:“我们丘陵地区土地零散、土壤黏度高还有碎石,直接购买回来的机器用了几次就坏,所以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后,再推广。”

随着“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彭巧尝试将起垄机、旋耕机、播种机“三位一体”进行改装,实现一机多用,节约生产成本。“现在,合作社小麦种植的机械化率能达到100%。”

对彭巧而言,合作社要发展,还需不断放大机械化生产效应,增强造血功能。“我们为全区的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推广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镇村服务点 、服务片区、智慧管理信息化平台……在遂宁,已经实现了多极多层全覆盖农业社会化服务。数据显示,遂宁市共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71个、联合 体(社)45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9家,2022年为35.5万个服务对象提供耕、种、防、收等农业生产服务232万亩次。

怎么种粮?

良种配良法,农产品涨了“身价”

寒露麦、川麦902、川麦23,彭巧的基地里种植了3种小麦,寒露麦属于早播早收的品种,还具备植株矮、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好等优点。

“ 烘干后亩产超过了800斤,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彭巧直言,在华体会体育副教授谭飞泉团队的指导下,今年种植的400亩寒露麦有了好收成,“周边的种粮大户都来看了,不少人建议我留种扩繁,我也会把好的品种分享给大家。”

一粒良种,就是一把丰收的“金钥匙”。徐建军介绍,大力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遂宁正加快推进联合育种攻关、育种创新联合体和制种基地建设。同时,扶持一批领军型种业企业,建立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机制,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种业创新战略联盟,引进育种新材料,创制新的种质资源。

在安居区,像彭巧这样敢闯敢干的年轻人还有不少。三家镇的返乡青年旷世力,就是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粮的“接力棒”,挑起了绍兵家庭农场的大梁。

依托得天独厚的宜虾宜渔稻田资源优势,今年,绍兵家庭农场流转土地600余亩,首次实施“稻虾共生”模式,提高了水稻种植的综合效益。“种田也要了解市场,敢于尝试新模式、新技术。”旷世力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实施稻田养虾后,每亩稻田可产水稻580公斤以上,可产小龙虾150-200公斤,种养亩均纯收入达6000元。

此外,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以优质水稻为主导产业,已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水稻规模 10万亩,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栽培,从源头控制水稻产量和质量,致力让“三家大米”的品牌叫得更响。

绍兵家庭农场有底气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以鱼稳粮、以鱼增收,得益于全市“鱼米之乡”项目的实施。2021年以来,遂宁全市已新增稻鱼综合种养面积达6.69万亩。

如今,放眼遂宁的广袤田野,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聚起合力,铆足了劲头发展粮食生产,借着政策的东风,积极投身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原文链接:https://4gnb.scol.com.cn/html/20230526/175502.html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第二教学实验楼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体会体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