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学院新闻

(人民网四川频道)四川高校学子“同上一堂粮食安全思政大课”

时间:2022-09-26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     点击数:

人民网成都9月25日电 9月25日,由人民网联合黑龙江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厅、海南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同上一堂粮食安全思政大课”活动在线上举行。思政课以“了不起的中国粮”为切入点,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粮食安全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背后的人物、故事,阐释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的重要意义,引导青年学子正确认识和把握“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努力为守护大国粮仓贡献青春力量。

思政课邀请到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二级教授、省委党校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省级高端智库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姜国忠;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杂交水稻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章志宏;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杨文钰三位身在“三农”不同战线的讲述人,从中国的粮食安全成就及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耕地保护、种源技术攻关、疫情形势和国际环境下中国的粮食风险应对等不同角度为青年学子讲授一堂“粮食安全思政大课”。

思政课上,杨文钰围绕“中国的粮食安全成就及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话题进行了讲解。他介绍,2021年是我国粮食生产的连续第十八个丰收年,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了粮食产量稳、价格稳、市场运行稳,土壤改良、栽培耕作、绿色防控和农业机械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于我国人口众多,仍存在粮食消耗大,以及大豆、油料自给率不足等问题,杨文钰表示:“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不能指望依靠进口外国粮食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要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借杂交水稻的成就来说明,我国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协同发展,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技术的联合攻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间套作集约利用资源,产出高效;轮作降低病虫害,生态可持续。”杨文钰表示,为了传承和创新传统农耕技术,他们团队历时23年创新实现大豆玉米间套轮作一体化和现代化,研发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该技术核心是2行密植玉米带与2至6行大豆带复合种植,立体多面受光,行行具有边行优势,大豆受光量显著增加,边行劣势显著下降。”当谈及11年定位试验时,杨文钰表示,大豆的固氮作用和轮作效应使作物固氮能力提高18%,生物多样性增加,病虫害发生率降低,农药施用量减少25%。“这项技术光能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国际领先,为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矛盾和实现高产出与可持续的统一提供了新的路径,是‘稳玉米,扩大豆’的关键之举。”

讲解最后,杨文钰表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以高产出、可持续为目标,开展良种、良法、良壤、良机、良制多领域的攻关研究和应用,为确保中国粮食长久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川省组织全川各普通高校学子在线收看了课程,并要求各地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同上一堂粮食安全思政大课”的重大意义,要根据思政课教学进度安排,结合学生听课情况,组织开展学习讨论,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国粮食安全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正确认识和把握“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努力为守护大国粮仓贡献青春力量。四川农业大学学子章钧榕在收看思政课后表示:“听了讲解后,我对粮食安全有了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身为农科学子,我迫切希望为国家农业发展出一份力。”(王波、颜煜婷)

原文链接:http://sc.people.com.cn/n2/2022/0925/c345509-40138644.html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第二教学实验楼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体会体育版权所有。